2025常州崛起:全场景‘机器人之城’引领未来科技
2025常州崛起:全场景‘机器人之城’引领未来科技
引言:常州的机器人产业新图景
说到常州,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江南水乡和古运河。但如今,这座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。智能康复辅助机器人、柔性电子皮肤……这些高大上的技术不仅让残障患者重获新生,还为常州打造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“机器人之城”。
邦邦机器人:以科技温度点亮辅助出行新图景
智能康复辅助机器人的应用
走进江苏邦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,一台名叫“希望之星”的邦邦车智能康复辅助机器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这台机器人不仅能帮助下肢残障患者在家里自由移动,还能做饭、洗衣、如厕,简直是居家小能手。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一番,只见机器人灵活地穿梭于客厅和餐厅之间,仿佛一个贴心的助手。
更厉害的是,邦邦机器人还将车联网技术引入了智能轮椅中。在上海瑞金医院,病人只需要在线预约,就能召唤智能轮椅来接自己去做检查。这项技术已经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,2024年海外业务更是占到了总营收的70%。
日盈电子:用‘电子皮肤’解锁机器人感知新能力
柔性电子皮肤的技术突破
来到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,我们见识到了另一项黑科技——搭载柔性电子皮肤的机械手。这个“灵巧手”配备了高密度的压力和温度感应点,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物体的触感。握起一个杯子,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压力分布图和温度变化曲线,让人惊叹不已。
这种技术不仅能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操作精度,贴在人体表面还可以监测脉搏,为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。今年4月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一亮相,就成为了业界焦点。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,日盈电子正借助这一技术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,并被认定为国家5G工厂,推动5G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全链协同,全场景‘机器人之城’正在成型
常州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概况
截至2024年底,常州市汇聚了300多家涉及机器人研发生产的配套企业,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人民币。这里不仅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还有许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。比如节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的人形机器人JAKA K-1,以及常州科教城内专注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的睿尔曼公司,都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这些企业的共同努力,使得常州的机器人产业链条愈发完善,技术创新层出不穷。从单个机器人的惊艳表现到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,常州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场景的“机器人之城”,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展望
常州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
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,常州市出台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,并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长三角创新基地合作,设立了西太湖(常州)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。通过这些举措,常州正逐步从传统的制造集群向智慧高地转型,构建起全场景的“机器人之城”。未来,随着更多创新技术和政策的支持,常州必将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书写新的篇章,成为引领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